84農業(yè)網

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經濟作物 > 大豆種植技術

大豆新品種--中豆32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來源

中豆32是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湘春豆10號為母本,鐵豐18作父本,經系譜選育法育成的高產、高油、高蛋白晚熟南方春大豆新品種,1998-1999年參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2001年參加湖北省春大豆品種生產試驗。2002年4月28日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

該品種1993至1995年進行品種鑒定試驗,1996進行菜用大豆品比試驗,均因種植密度過大(2-3萬株),沒有獲得理想產量結果。于1997年進行品種、肥力和密度三因子試驗,試驗結果該品種產量表現最高,并表現較高的增產潛力,中豆32在2種肥力、3種密度條件下平均畝產200.27公斤,比對照品種矮腳早平均畝產140.03公斤,增產43.02%,其中中豆32在畝密度為1萬株時,畝產達211.5公斤。

1998年至1999年參加湖北省春大豆新品種區(qū)試,1998年平均畝產為150.0公斤,比對照平均單產143.66公斤/畝增產4.4%;1999年平均為195.87公斤,比對照增產20.9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一位;兩年平均為175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13.6%。

2001年省生產試驗,中豆32單產分別為171.65公斤/畝和314.2公斤/畝,平均單產242.93公斤/畝,較對照品種矮腳早增產13.92%,較另一對照中豆29增產12.99%。中豆32表現較高的增產潛力。

特征特性

該品種全生育期為112天,比矮腳早長11天,屬晚熟品種類型。白花灰毛,莢熟色深褐。株高59.3cm,底莢高度12.5cm,主莖節(jié)12.7個,分枝性強達3.4個,單株莢數33.8個,三粒莢多,每莢粒數為2.38粒,單株生產力為12.7g,完全粒率為82.39%,由于熟期晚,有較高的秕粒率和其它粒率,分別達6.81%和5.65%。百粒重19.9克,籽粒外觀較優(yōu)。不裂莢,98年表現不倒伏或倒伏輕,99年由于受大風大雨的影響,在多數點倒伏并較重,并導致落葉不完全。

該品種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多次人工接種湖北強毒株系(S2株系)鑒定,病指均為0。

品 質

農業(yè)部油料作物及其制品質量監(jiān)測中心多年分析,該品種蛋白質含量42.02%,脂肪含量22.69%,兩者合計64.71%。既是高油品種,也達到雙高品種標準。

適應范圍

該品種適應性較廣。地理上,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種植,在我省為江漢平原及其以東地區(qū);耕作制度上,可與其它作物間作套種,主要耕作模式有:春播中豆1號大豆――晚稻,春播油春94-412大豆――秋玉米(紅薯、芝麻等),春播中豆1號大豆――秋播油春94-412,早稻――秋播油春94-412,春玉米等春播油春94-412,此外,還可與多種蔬菜、幼林果園間作、套種。

經濟效益分析

2002年,中豆32年推廣面積達到50萬畝,按畝增產15公斤大豆、單價2.5元計算,當年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875萬元。同時由于該品種為雙高品種,企業(yè)加工本品種,還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湖北省,預計年推廣面積可達200萬畝左右,預計年新增經濟效益8000萬元。此外,該品種適應性較廣,除通過湖北省區(qū)試外,目前正在參加南方春大豆、北方春大豆晚熟組和黃淮夏大豆南二組區(qū)試,如果通過上述區(qū)試,推廣面積更大,經濟效益也會更加可觀。

栽培規(guī)程

1.選用優(yōu)質種子,作好播前種子準備:播種前精選種子,去掉破碎粒、霉變粒和蟲食粒。

2.適期播種:春播,于4月初播種。如用地膜覆蓋,可于3月中、下旬搶晴播種。

3.播種量及種植密度:春播畝播種量3-5公斤,行距40-50cm,株距20-40cm,畝保苗0.4-1.0萬株。

4.配方施肥:畝施基肥25公斤餅肥25公斤復合肥。可用硼、鉬、鋅肥于播前拌種。

5.化學除草,播后苗前可用都爾、氟樂靈等適合于大豆的除草劑除草,亦可用蓋草能在出苗后噴施控制雜草,大豆生育期間,可用蓋草能除草,也可用人工拔除大草。

6.化學調控防倒伏:苗期注意防倒伏,出苗至開花前后每隔10天噴80ppm多效唑25公斤/畝。同時,應注意清溝排漬。

7.防治病蟲害:在大豆生育期間防蟲1-2次。出苗后可用敵殺死、甲銨磷等防地老虎。在5月下旬可用甲銨磷防治食葉性害蟲。

8.及時收獲:在葉片落黃后即可搶晴天收獲。應搶收搶脫搶曬,防止霉變。種子應貯藏在干燥陰涼處。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