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白銹病又名"龍頭病",是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冬油菜區(qū)發(fā)生普遍,以云貴高原、青海、上海和江浙等地區(qū)發(fā)病嚴重,流行年份發(fā)病率10%-50%,產量損失5%-20%。除油菜外,還可危害白菜、蘿卜、芥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
癥狀葉、莖、角果均可受害。葉片染病在葉面上可見淺綠色小點,后漸變黃呈圓形病斑,葉背面病斑處長出白色漆狀皰狀物�;üH静№敳磕[大彎曲,呈“龍頭”狀,花瓣肥厚變綠,不能結實。莖、枝、花梗、花器、角果等染病部位均可長出白色漆狀皰狀物,且多呈長條形或短條狀。系統(tǒng)侵染時產生龍頭拐癥狀,不同于油菜霜霉病。但在油菜花梗上可見霜霉菌二次侵染,即在白銹菌孢子囊堆里可見到霜霉菌,這是在競爭營養(yǎng)。
病原Albugocandida(Pers.)Kuntze稱白銹菌,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該菌菌絲無分隔,蔓延于寄主細胞間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狀,其頂端著生鏈狀孢子囊。孢子囊卵圓形至球形,無色,萌發(fā)時產生5-18個具雙鞭毛的游動孢子。病菌大小15-27×13-25(μm)。卵孢子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狀突起。孢子囊萌發(fā)最適溫10℃左右,最高25℃,侵入寄主最適溫度為18℃。
發(fā)病特點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夏,據試驗每克油菜種子中有卵孢子6-41個,多者高達1500個,把卵孢子混入油菜種子中播種,發(fā)病率大幅度提高,且多引起系統(tǒng)侵染,產生龍頭拐癥狀。越夏的卵孢子萌發(fā)產出孢子囊,釋放出游動孢子侵染油菜引致初侵染。在被侵染的幼苗上形成孢子囊堆進行再侵染。冬季則以菌絲和孢子囊堆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春季氣溫升高,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遇有水濕條件產生游動孢子或直接萌發(fā)侵染油菜葉、花梗、花及角果進行再侵染,油菜成熟時又產生卵孢子在病部或混入種子中越夏。在田間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和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和再侵染。
白銹菌產生孢子囊適溫8-10℃,萌發(fā)適溫7-13℃,低于0℃或高于25℃一般不萌發(fā),濕度要求95%-100%。潛育期約12天,一般19-22天。病斑顯癥至散出孢子囊約5天。氣溫10℃時孢子囊需經7天破裂,18-20℃只需5天。生產上氣溫18-20℃,連續(xù)降雨2-3天孢子囊破裂達到高峰。云南在4-6片真葉的10月中旬-11月下旬及抽薹至盛花期出現(xiàn)2個高峰期。上海2-4月降雨量大雨日多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抗白銹病的油菜品種。
如國慶25、東輻1號、小塔、加拿大1號、蓉油3號、江鹽1號、加拿大3號、花葉油菜、云油31號、寧油1號、新油9號、亞油1號、茨油1號等。
(2)輪作倒茬。避免油菜連作,提倡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3年以上輪作。
(3)加強田間管理。
田間及時摘除老病葉和“龍頭”,深溝窄畦;科學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結合深翻整地,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
(4)種子處理。選用無病種子,并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捎�10%鹽水選種,用下沉的種子清水洗凈后晾干播種。
(5)藥劑防治。油菜苔高17-33cm或始花期開始噴藥,以后每隔5-7天噴一次,共2-3次。
藥劑有58%瑞毒霉可濕性粉劑200-400倍液;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噴霧。此外還可選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可兼治油菜白斑病。[pagebreak]
常用藥劑瑞毒霉、滅菌丹、福美雙、波爾多液、代森鋅、代森銨、甲霉靈、多霉靈。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