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特種養(yǎng)殖 > 林蛙養(yǎng)殖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提高中國林蛙南方養(yǎng)殖的繁殖成活率和雌性個體的比例,在不違背中國林蛙繁殖規(guī)律的前提下,常用人工催產和人工授精方法按生產計劃要求人為控制中國林蛙的產卵時間。人工催產技術和人工授精技術也是治療中國林蛙難產的有效手段。中國林蛙人工催產、授精過程如圖19。
1.人工催產
人工催產就是通過給卵已經發(fā)育成熟的雌性中國林蛙注射腦垂體提取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使雌性中國林蛙按人為設計的時間產卵。
(1)雌性中國林蛙的選擇:要選擇體內卵子已經成熟的雌蛙,最好選擇3年生雌蛙。成熟的卵粒比較大,動物極和植物極開始分化,動物極黑色,約占2/3,植物極為灰白色或白色。未成熟的卵,卵粒較小,兩個半球黑白不分明�?蓪⑼芨箓绕つw剪開一個小口,觀察蛙卵是否成熟。
(2)腦垂體提取液的制備
①腦垂體的摘取與保存:用剪刀剪開蛙的兩側口角,從口角后緣將蛙頭剪下,蛙頭剪斷處露出一個骨孔,稱之為枕骨大孔;把蛙頭的腹面翻轉向上,將剪刀下半部的尖端伸入枕骨大孔,斜向眼球,左右各剪一刀,用鑷子翻起剪開的副蝶骨片,即可見到腦腹面的視神經交叉后面有一堆白色的東西,其中有一粒粉紅色、約半粒芝麻大的顆粒,這就是腦垂體。尋找腦垂體時要注意,腦垂體有時會黏附在翻起來的骨片上。用鑷子小心取下整個腦垂體,取下的腦垂體要馬上使用,也可放在冰箱中短期保存(溫度保持在4℃左右可保存1個月),若存放于丙酮中,可保存1年以上。
②腦垂體的用量:通常催產1只中國林蛙,需用蛙(蟾蜍、青蛙等各種蛙均可)的腦垂體8個。雄蛙的腦垂體效力比雌蛙差。腦垂體的具體用量要根據中國林蛙的個體大小、性別及水溫高低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被催產的雌蛙個體較大,催產時水溫較低,所用的垂體取自雄蛙,要希望它盡快產卵,則腦垂體的用量應多些;反之,則應少些。據觀察,在水溫20℃的條件下,50克雌性中國林蛙用8只蛙的腦垂體催產,經6~10小時即可產卵。
③提取液的制備:取出所需數量的蛙腦垂體,放入盛有1~1.5毫升0.7%生理鹽水的玻璃皿中。取注射器套上大號針頭將腦垂體和水吸入注射器中,然后換上中號針頭,把注射器內的水和腦垂體擠出,即可使腦垂體破碎;再把腦垂體碎片和水吸入,換上口徑更小的針頭,然后再擠出,如此反復多次,就制成了腦垂體混懸液,可供注射之用。這種方法制備腦垂體混懸液比較簡便,如果用量大,也可用組織勻漿器研磨制備腦垂體提取液。
也可以用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代替腦垂體提取液,一般用0.7%生理鹽水配制,每只雌性中國林蛙的用量為14微克左右,雄性中國林蛙的用量為7微克左右。
(3)注射:用注射器吸取腦垂體混懸液或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藥液,先排掉氣泡,然后進行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時,不要刺得太深,以免刺傷內臟,最好是針頭從大腿腹面的肌肉刺入,再伸向腹腔,這樣一般不會刺傷內臟。同時,針尖拔出后,藥液也不致從注射孔倒流出體外。注射完畢,把蛙放在一個玻璃缸或其他容器里,加入少量清水,缸口罩以紗布,放置于僻靜處。半小時后,若蛙體皮膚顏色變黑,即表明催產有效果。根據催產時的水溫和腦垂體的用量,可估計其產卵的大概時間。待卵子全部進入子宮后,輕輕擠壓雌蛙腹部兩側,卵會流出,也可以讓其自行產出。產出的卵可取之進行人工授精。若將雄性和雌性的中國林蛙放在一起,則會自然抱對受精。
2.人工授精
首先要準備好精液。取一只性成熟的雄蛙,剖開腹腔,取出睪丸,放于培養(yǎng)皿中,加入5毫升左右干凈的池水或井水(忌用新鮮的自來水或沾有油污的水),用鑷子將睪丸夾碎,精子就從睪丸游至水中,制成精子混懸液。靜置幾分鐘,等精子充分活躍起來,將蛙卵擠入培養(yǎng)皿,并輕輕搖動培養(yǎng)皿,使卵一一散開,以利于受精。蛙卵剛受精時,有些是動物極向上,有些是植物極向上,有些是側面向上,沒有一定規(guī)律。在水溫20℃時,授精后10分鐘左右,絕大多數卵子的動物極翻轉向上,培養(yǎng)皿中水面呈現一片黑色,這種現象稱為卵翻轉正位,簡稱卵翻正。卵翻正與否,可作為是否受精的標志。卵翻正后,應傾去精液,換入新鮮清水,以提供充足的氧氣,滿足受精卵進一步發(fā)育的需要。此后,每天都要換水1~2次,直到孵化成小蝌蚪。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